從steam找STEAM
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5月26日
將蒸汽化作動能的創意概念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出現,但要到十七世紀才由歐洲人利用相應的技術製造出第一代的蒸汽機,再以百多年時間改良成經濟實用的發動機。及至十九世紀初,工程師發明了明輪和螺旋槳,把發動機應用在航海上,自此半世紀內海路貿易量急升20倍。追溯蒸汽用於航海的歷史,可見技師和工程師往往是創造未來的人物。今天的難題,多半靠工程(E)及技術(T),配合創意想法(A)解決。這些解決辦法促進科學(S)的未來發展,得出數理化(M)的理論解釋後,再改良機器的效率及用途。
在今天大談科創教育(STEAM)的趨勢下,連steam(蒸汽)也可談STEAM!是次微型展覽透過香港海事博物館及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的藏品,一方面分析蒸汽用於航海的歷史,同時進一步反思STEAM教育裏各學科之間的關係。
「不是天生一對」當人造物件丟失於大自然
2020年12月18日 至 2021年3月21日
展品中的海洋塑膠污染物每件都由 liina klauss 自2013年起在香港的海灘上逐件拾起。每件人造物品跟另一件天然物品組成不是天生的一對。兩件外貌幾乎一致,一件從自然悠然而生,另一件則因人類遺棄而殞。
這個展覽從視覺震撼思維。在這特別的節慶期間,讓我們也深思人與消費品的關係。
藝術家簡介
liina klauss 是一位德國籍藝術家和環保推動者,她的作品從視角及概念的層面剖析廢物的含義。她的專長是將環境污染物轉化成色彩銳利和令人思維震驚的藝術作品。liina 的創作模式廣泛,包括大地藝術裝置及精美的馬賽克畫作。在這展覽中,她探索多種對立的概念:個人與集體、遠距離與可觸摸、美麗與震驚、重要與瑣碎。
紙納乾坤:從天圓地方到寰宇天下
2019年12月18日 至 2020年3月15日
乾坤是《易經》上的卦名,亦代表「天地」。中國在探索「天地」的漫長過程中,漸漸改變了對所處世界的認知。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帶來科學和地圖測繪等知識,更對中國的思想觀念和科學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在同一時期,中國的地理輿圖和典籍,亦得以流傳至日本及歐洲等地,促進了中外文化和知識的交流,也豐富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地圖和古籍不但紀錄了真實的歷史,也反映了當時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傳遞。香港海事博物館希望藉著是次地圖及古籍展覽,展示中國航海及地圖測繪的發展史,從而探究中國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演變,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紀早期現代化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花旗飄洋-1784至1900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
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4月14日
龍與鷹,分別象徵中國和美國,形象深入人心。在十八世紀末,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帝國,而美國則是剛成立的年輕共和國。1784年2月22日,喬治.華盛頓生日當天,第一艘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啟程航向廣州,正式造就了龍與鷹的相遇。特色鮮明的星條旗在船上迎風飄揚,啟發了中國人稱美國為「花旗國」。
是次大型展覽由香港海事博物館籌備數年、精心策劃,旨在揭示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美早期貿易的歷史。展覽分為「夢想東方」、「口岸通商」、「火船萬里」、「居家蒐藏」及「異鄉生活」五部分。 展品選自香港海事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溫特圖爾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迪美博物館、費城獨立海港博物館、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凱爾頓基金會、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部、滙豐歷史檔案部,以及本地和美國藏家的重要珍藏。通過展出珍貴的貿易商品、外銷工藝品、航海儀器、檔案文獻等,呈現中美兩國在海上貿易、商業經濟、航海技術、社會文化方面的互惠互利,並為公眾提供一個回顧歷史的平台。
造船熱忱
2018年11月18日至2019年3月31日
本次展覽與香港船東會合辦,旨在利用各類具有代表性的現代船型,讓公眾人士及青少年親身領略現代造船業之特色,了解商船之結構,以及綠色造船技術的發展和減少氣體排放。當中例子包括著名商船,及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CSIC)重新建造並曾到訪香港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此處展示的一些例子亦顯示大中華區之造船業在香港航運業大力支持下獲得長足發展,其中中國造船業的首個大型散貨船訂單是香港一名船東訂購。
本次展覽旨在協助公眾人士、學生及家長深入認識航運業之重要性、環境議題及業界爲了營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利用現代化技術採取之預防措施,並藉此引起年輕人對航運業的興趣,共同建立人才資源庫,以及探索全球市場提供的海事專業工作機會。
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2018年8月14日至11月11日
《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為香港海事博物館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合辦、廣東省文化廳及香港民政事務局支持,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暑期重點呈獻。展覽選取公元十三至十八世紀,即中國南宋至清初這一獨特歷史時段,從商品貿易、宗教發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跡和水下考古等多方面內容,展現中國,尤其是南海沿岸的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過程,及其在促進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與貢獻。展覽以2017年國家文物局策劃、廣東省博物館與德國漢堡海事博物館承辦,於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及意大利羅馬威尼斯宮展出的展覽為基礎,重新規劃策展,結合香港和廣東「南海I號」的最新水下考古發現,為香港公眾介紹「香港視角」的海上絲綢之路。
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之來歷與貿易
2017年12月19日至2018年2月25日
在人類歷史中,白銀作為早期貨幣,與環球經濟、越洋貿易及國際關係連環相扣。用這稀貴金屬製造的銀器飾品,引發了各國與地區間的工藝技術及文化交流。是次展覽由香港海事博物館策展,並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及廣東省博物館合辦,分為「環球海貿」、「銀山冶煉」、「外銷探源」、「港口作坊」、「粵港轉移」及「餐宴匯萃」六個部分。展覽以白銀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角色為起點,探索中國外銷銀器的起源,及19至20世紀上半期香港作為出口銀器貿易中心,與中國珠三角及各地銀器作坊的密切關係。展覽獲廣東省博物館、滙豐歷史檔案、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及多位本地知名收藏家支持,慷慨借出珍貴的銀器藏品,並藉此祝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週年。
鯊魚與人類
2017年6月29日 – 12月31日
《鯊魚與人類》為撼動人心的當代藝術展覽,由僑福藝動及香港海事博物館共同策展,並與國際非牟利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攜手舉辦。
展覽旨於提高公衆對鯊魚保育的關注,傳播保護鯊魚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的決定性作用。鯊魚保育,刻不容緩。是次展覽展出36位國際當代知名藝術家作品,藉此增加公眾了解魚翅貿易的負面影響。展覽特色之一,為展品同時與香港海事博物館的常設館藏互為對話,開創先河地展示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同時強調博物館、藝術家及公眾的社會責任。
是次展覽將於香港海事博物館館內、外舉行,為全球巡迴跨媒體展覽的第五站,曾於摩納哥、莫斯科、北京和新加坡舉行,備受好評。
南海梟雄: 張保仔、海盜和港口城市
2017年4月28日至10月8日
本展覽帶領觀眾深入海盜巢穴,以嶄新有趣的角度,探索張保仔等海盜的根據地,從而追蹤明代到清代南中國港口和沿海貿易路線的發展,進而剖析海盜與沿海經濟的關係。展覽焦點將以香港水域為中心,伸延至珠江三角洲和南中國海一帶。
明清之際中國海域海盜橫行,此展覽揭示了南中國海域的安全和造船技術的推動。事實上,海盜問題和造船技術發展互為影響,不單是造船技術為提高海上保安而得到改善,海盜的行事手法,亦為適應新式造船技術而改變。比如蒸汽船的出現,使海盜由過去直接攻擊商船轉為騎劫。
海盜定義或身份會因應時間、地點和文化而轉換。鄭芝龍和鄭成功在清政府眼中是海盜,但福建民眾奉兩位為民族英雄。張保仔妻子鄭一嫂,降清以後傳說於鴉片戰爭中擔任林則徐軍師。是次展覽藉著展出本館和香港藝術館珍藏,重點探究張保仔的傳奇故事。展品包括本館最新獲贈一幅有二百年歷史、描繪張保仔在赤鱲角和大嶼山以北東涌一帶,即新機場和迪士尼樂園附近大戰清兵的油畫,數碼動畫版《靖海全圖》重現清朝水師圍剿海盜的事蹟,還有樂高 積木砌成的海盜大戰全景,以及親子互動的大型真人版桌上遊戲《張保仔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