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pecial Exhibtions (Top)
特備展覽
展覽概覽
香港海事博物館呈獻透過周志文博士製作的47組立體透視模型,與公眾分享上世紀至今發生的重要海事事件,展現人類與海洋之間的互動。由顧國敏慈善基金會、李惠利基金有限公司及LGT 私人銀行慷慨支持,是次展覽將於12月5日起開放參觀,直至明年1月5日,學生出示有效學生證可免費入場。 學校及非政府機構如透過香港海事博物館網站預約團體參觀,並於申請時註明參觀「海事回憶」展覽,費用可獲豁免。
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是次展覽包含了不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震撼場面,既是對那段歷史的回顧,更是對建立和平背後那些犧牲的提醒;其他以戰後時期為題的立體透視模型則與周博士的人生息息相關。展覽將展出著名船隻及事件,如「鐵達尼」號以及曾改建為香港「海上學府」的客輪「伊利莎白皇后」號等。公眾可以從展覽作品體會周博士對模型製作的熱情,並感受他如何透過對細節注重,將歷史活現於眼前。
Exhibition Summary
展覽亮點(特選模型)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日本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克利夫蘭總統」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首艘建造的客船,航線來往三藩市至東亞地區。周志文博士曾乘坐此船從香港前往三藩市。

1945年8月30日,英國輕巡洋艦「迅捷」號等抵達香港,標誌著日佔時期的終結。

「瑪麗皇后二」號於2004啟用,為冠達郵輪公司的旗艦,達150,000噸,以豪華的住宿見稱。「伊利莎白皇后二」號於1967至2008期間航行,目前已轉營為杜拜的浮動酒店。
周博士曾經搭乘「瑪麗皇后二」號及登船參觀「伊利莎白皇后二」號。

近年中國在航空母艦上的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山東」艦曾到訪香港,吸引了不少市民聚集於維港兩岸一睹風采。

「鐵達尼」號是當時最大的郵輪。1912年首航前往紐約途中撞上冰山,「卡柏菲亞」號曾前往救援,最終仍沉沒於北大西洋。
Highligh
周志文博士簡介
周志文博士於上海出生,在香港聖士提反小學,香港華仁書院及拔萃男書院接受教育。其後於主教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並在波士頓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及經濟學博士學位。周博士在蒙特利爾的加拿大皇家銀行總部開始了他的職業之旅,後來在香港的美國、加拿大和瑞士銀行擔任重要職務,從事公司銀行業務及於私人銀行/財富管理領域擔任高級職務。周博士亦曾於1988年至2012年擔任寧波市政協委員。
除了職業成就,周博士致力於社區服務。他曾在伊利沙白醫院及九龍醫院管治委員會任職,為「救助兒童會」和「成長希望基金」等組織作出貢獻,並在香港大學、香港恒生大學和拔萃男書院等教育機構扮演重要角色。他亦參與了各種其他社區活動。
Dr Steven
Press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新聞稿即將發佈)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