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港產魚類話滄桑》

Fish Book Banner.jpg
Exhibition Summary

你知道嗎?
東星斑叫「東」星原來是有另一顆星的出現?
想當年黃立鯧是極罕的釣獲,其價格比龍蝦更貴!
未有現代機器時,漁民是靠耳朵尋找魚群的!

Diminish Return - Book Anouncement  KV 1080 1080.png

簡介

香港人與大海和魚類的關係,遠比你想像中深厚。


 《港產魚類話滄桑》,由香港海事博物館出版,結集捕魚人口述歷史與魚類學者專業知識,娓娓道來香港漁業數十載的風雲變遷。每一條魚背後,都是我們這座城市與大海交織的獨有故事。

博物館很榮幸與兩位重量級作者合作 —

  • 資深捕魚人、海產進口及水產養殖專家陳少華先生 :用親身經驗,細說十類具代表性的本地魚種,帶你認識牠們的前世今生和社會變遷。
  •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著名魚類學家薜綺雯博士 (Dr. Yvonne Sadovy de Mitcheson):以科研角度剖析香港海洋生態的變化,讓你深入了解漁業背後的保育與知識。
notice board.jpg

本書特色?

歷史與科學兼備,適合所有熱愛本地文化、生態及教育的朋友。

圖文並茂,記錄珍貴香港過去常見的魚,海域的變化。

歷史與科學兼備,適合所有熱愛本地文化、生態及教育的朋友。

歷史與科學兼備,適合所有熱愛本地文化、生態及教育的朋友。

thomas-vimare-IZ01rjX0XQA-unsplash (1).jpg
Events

書中將介紹的魚類

泥鯭

泥鯭是適應力極強的魚類,在過去四十多年,香港近岸的各種魚類都有明顯減少的跡象,但泥鯭仍然能夠在逆流下安居樂業。

泥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