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青衣鱼生态解密

  • HKMM
  • Aug 26
  • 3 min read

作者:香港海事博物馆(HKMM)海洋科学团队 施骏龙


ree

青衣鱼,又叫黑斑猪齿鱼(学名:Choerodon schoenleinii)是一种色彩鲜豔的珊瑚鱼,属于隆头鱼科。牠的鲜豔外表令人目不转睛,其复杂有趣的生态,例如变性和工具使用,更是引人入胜。


与许多隆头鱼一样,青衣鱼能进行先雌后雄变性。年幼的青衣鱼皆为雌性,之后逐渐转变为雄性。科学家怀疑青衣鱼的变性是受控于社会结构的改变,群体中有主导地位的雄性,会利用触觉接触来抑制同群雌性的变性;当该雄性死亡或消失后,群体中体型最大的雌性便可能会变性为雄性,包括体色(雄性较偏蓝,而雌性则偏黄绿色)、行为和生理的变化。


在生物学上,生命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尽力生产大量而能够存活、并有能力繁殖的后代。这正好能解释青衣鱼的变性特性,使牠在不同生命週期繁殖更多后代带来优势;体型较大的雄性可以凭着强而大的身体,力压其他雄性,并抑制雌性变性,从而更有效地保卫配偶群,繁衍更多后代;而体型较小的雌性个体,则不需要花费体力保卫配偶群,因此可以分配更多能量来产卵。



(图片来源: Dave Fairclough)
(图片来源: Dave Fairclough)

另外,青衣鱼还表现出一种在鱼类中并不常见的行为 —工具使用。根据记载,青衣鱼懂得用石头砸开蚬等硬壳猎物。牠们会用嘴叼住蚬,游到一块选定的石头或石珊瑚旁,反覆用力将蚬砸向石头或石珊瑚,直到蚬壳破裂后,进食裡面的软组织。这种行为显示青衣鱼具有一定的智力,这与大众对鱼类只有几秒记忆的认知大相迳庭。


与性别转换一样,工具使用也有助于青衣鱼繁衍后代。扩大其捕食的猎物种类,并显着提高捕食某些猎物的效率。在猎物稀缺而难以选择食物时,这种行为尤其重要有效。青衣鱼捕食更多猎物获取更多能量,保卫配偶群或产下更多卵。


(图片来源: Scott Gardner)
(图片来源: Scott Gardner)

青衣鱼的变性和使用工具的行为凸显了生态学的复杂性,以及往往被低估的海洋生物智力。儘管这两种特性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却有助青衣鱼逹到毕生目标 - 繁衍更多的后代。了解这些特性不仅增加我们对海洋生态的认识,还能使我们按照海洋生物的特性,制定保育策略。


--


《海洋守护者》系列 —— 跟隨 Dr. Connie 展开香港水底世界的大冒险! 


故事围绕 Dr. Connie (海洋探知馆主管伍家恩博士)和她的海洋生物朋友,展开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水底冒险。在旅程中,Dr. Connie 会与各种本地海洋生物展开对话,並用不同的法宝进行拯救行动, 引领观眾深入了解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启发大家反思並行动,携手守护珍贵的海洋生太。 


今集《海洋守护者》,Dr. Connie 在实验室里听到青衣鱼发出的奇怪敲击声,为了找出真相,她决定展开调查,顺便探望老朋友!没想到,她发现青衣鱼竟然把塑胶玩具误认作蜆,准备敲开来吃。幸好 Dr. Connie 及时发现,並成功阻止。快来跟著 Dr. Connie,一起揭开她与青衣鱼之间的有趣小故事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