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pecial Exhibtions (Top)

​专题展览

B 层展厅

4784_Cover_for_Wordpress_Updated.jpg

海洋蕴藏丰富的人类文物遗产,近年的水下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关人类文化历史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印证了中国、阿拉伯、亚洲以至西方国家之间超过二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为1877年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提出,涵盖东西方贸易、友好往来的名词。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奉汉帝之命出使西域并开闢了延续两千馀年的「丝绸之路」。同一时期,中国商人亦从中国南部港口出发,跨越南海和印度洋,与东南亚、南亚诸国通商,开闢海上贸易航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和欧亚等地在文化、艺术和宗教方面相亘交融。从历代不同的文物包括亚洲和地中海的宝石饰物、中国和东南亚的出口陶瓷和本地出水文物,可见昔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
 

承蒙香港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支持的《粮船湾志.「活」地方志》研究计划,本馆藏品委员会及本地收藏家的鼎力协助,香港海事博物馆得以举办此「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长期展览,有助观众了解粮船湾、西贡海域近年的水下考古发现,以至香港在珠三角、南中国、亚洲与世界的海上贸易之关键地位。

《东西汇流:水下考古与古代海上贸易》

2019年10月起

bottom of page